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平湖在线-平湖人才信息网,平湖新闻网,平湖教育网,二手房信息,房产信息网,租房网

热门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中国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对此表示,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

  中国官方26日发布决定,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将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权威专家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李群表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工作,也要做出三方面的调整。

  三是调整监测内容。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

  谈及是否有可能再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降至丙类传染病,李群介绍说,根据传染病传播方式、传播速度、流行强度以及对人体健康、对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中国的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丙类传染病通常是一些常见、多发的传染病,像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共11种。对这类传染病防控重点是关注其流行趋势,控制暴发流行。

  “是否进一步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丙类传染病,取决于它的危害程度,需要持续监测疾病发病情况和病毒变异情况,有了充分依据后,经过科学评估,再考虑是否从乙类调整至丙类。”李群说。

  这位专家表示,一般来说,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病毒毒株较为稳定,毒力致病力最好能进一步降低;二是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预防和治疗手段更加成熟;三是民众对疾病风险有更为充分的认知,个人防护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尚需一定时间去观察研究,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进行评估。”(完)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