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平湖在线-平湖人才信息网,平湖新闻网,平湖教育网,二手房信息,房产信息网,租房网

热门关键词: 

  日前,据海外博主NIO Admire称,截止2023年2月19日,蔚来2月份在欧洲注册量仅为32辆,其中包括27辆EL7(即国内的ES7)、1辆ES8以及4辆ET7。而在今年1月份,蔚来在欧洲的注册量仅为17辆。

  不过,这一账号却并非蔚来汽车的官方推特账号,该账号介绍写的是“蔚来的投资者”,会实时更新蔚来的相关信息。而其数据的来源目前也还未知。

  现阶段,蔚来汽车确实在积极进行海外布局,在2020年11月份提出了“马可波罗”计划,而在去年的10月8日,蔚来汽车的产品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也就是说,蔚来虽然在出海这件事上已经谋划了两年多,但真正付诸实践才刚刚开始。从这点来看,即使NIO Admire公布的数据属实,那这件事也仍然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除了蔚来,小鹏汽车也在进行出海布局,但目前的销量成绩也不够亮眼,但这也是车企出海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困难,即使目前国内出海较为成功的上汽和奇瑞也是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之后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绩。

  而实际上,蔚来在海外的布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其在伦敦、硅谷等地设立了办公室,可见蔚来成立之初便有布局海外的规划。

  直到2021年5月6日,蔚来公开发布“挪威战略”,它才算正式进入挪威市场。按计划,蔚来将在挪威自主建造由车、服务、数字化和生活方式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可以说,“挪威战略”打响了蔚来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枪。

  但很少有人知道,蔚来选择从挪威登陆欧洲其实早有征兆。2018年,挪威国王到访中国,蔚来汽车便与挪威电动车协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蔚来进军挪威的时间点会比现在更早。

  2022年10月8日,蔚来在柏林举办NIO Berlin 2022,宣布蔚来的产品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其三款最新车型ET7、EL7(即国内市场的ES7)和ET5将通过订阅模式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开放预订,但只提供租赁服务,不直接销售。

  从公司成立之初便有规划,到去年10月正式进入欧洲市场,蔚来的出海之旅周期不可谓不长,而它也正在一步步接受时间的检验。

  另外,作为一家全球化的高端智能电动车企,蔚来不仅把产品带到了欧洲,还带来了蔚来的全体系服务。

  在出海的具体操作上,蔚来选择在欧洲进行全体系化出海。除了在具体权益上,国内外用户可享受服务有所不同外,国内用户能体验到的NIO House、换电站、用户运营、APP用户社区等,海外用户也能“照单全收”。

  2022年9月,位于匈牙利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其生产下线的首座换电站正式发运德国。预计到2025年,蔚来将在海外市场建设1000座换电站,并且这些换电站大部分位于欧洲,以服务于德国等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曾放下狠线年跻身全球五大汽车制造商,也就是一年卖出超过500万辆车。但这不仅需要多个地区市场支撑,也需要蔚来进入更多的价格区间、推出更多的车型。

  按照计划,蔚来在20-30万市场会推出“阿尔卑斯”品牌,在10-20万市场会推出“萤火虫”品牌。前者基于NT3.0平台打造,支持高压快充技术,预计2024年下半年量产交付。后者将专注为欧洲用户量身定制A0和A00级电动车,目前尚在研发阶段,预计2024年量产。

  根据数据网站Cleantechnica的数据,小鹏两年内仅在挪威销售了1006辆汽车,而挪威也是它出海的第一站。

  2020年9月,小鹏启动出海战略,100台超长续航智能SUV小鹏G3i从广州启运欧洲。同年12月,小鹏向挪威28个城镇用户交付G3i,成为小鹏开拓欧洲市场的一个关键里程碑。

  2022年2月,小鹏汽车宣布开启中国品牌出海2.0模式,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荷兰EmilFrey NV集团以及瑞典Bilia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作为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开启整车出口计划的企业,小鹏目前依旧停留在整车出口阶段,其最大的问题便是缺乏体系建设,寄希望于用新的产品打动欧洲消费者。据何小鹏透露,从2023年起,小鹏每年还将至少推出2~3款同时支持国际市场的新车。

  早在2020年5月,爱驰便将首批500台爱驰U5出口欧盟,正式拉开中国新能源初创车企出海的序幕,且同年出口数量便突破了1000辆。

  目前,爱驰正着力布局东南亚市场,且产品已远销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以色列等全球超20个国家及地区,呈现出“多点开花式”的发展特征,出海成绩显然远超“蔚小理”。

  尽管过去两年受疫情、缺芯、原材料涨价以及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爱驰在品牌发展及销量上始终保持良好势头。截至2022年底,爱驰旗下车型累计出口已超6000台车,实力收获“中国造车新势力出海一哥”之名。

  作为2022年中国出口第一的整车企业,上汽集团全年出口90.6万辆,同比增长45.9%,连续7年位居国内车企出口榜首。

  旗下名爵品牌出口量达到48万辆,占比中国整体乘用车出口量的近20%,已经连续四年成为“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

  上汽大通MAXUS海外累计销量突破22万辆,连续十一年保持正增长,在部分发达国家市场销量占比已经超80%。

  2022年,奇瑞汽车出口大约45万辆,同比增长68%,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位,占奇瑞全年累计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作为奇瑞出海的领头羊,瑞虎7热销海外28个国家和地区,并蝉联2021、2022年中国A级SUV出口第一名,海外市场月均销量迈入“万辆俱乐部”。

  奇瑞是原汁原味的原生中国品牌,并没有名爵品牌拥有的海外基础,所以说奇瑞在海外的热销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开拓耕耘海外市场20年,奇瑞在南美、东欧和非洲等市场都建立起了网络渠道,积累了用户基础。

  近两年,蔚来、小鹏在海外市场不断受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进军海外战略的失败。或许,经过这两年的受挫,它们会不断刷新对自身定位和海外市场需求的认知,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出海之路。

  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功。无论是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车企,要想在海外市场立足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耕质量和技术、聚焦服务和运营、着力品牌和宣传。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