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平湖在线-平湖人才信息网,平湖新闻网,平湖教育网,二手房信息,房产信息网,租房网

热门关键词: 

  鄂尔多斯雍贵酒店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酒店,多年来一直经营良好。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餐饮业影响很大。“事发突然,只有稳定了各个岗位上的员工,按月发放基本工资,企业才能逐步走上发展正轨。”雍贵酒店人事总监王晓婉说,东胜区积极落实“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他们酒店为300多名员工进行了申报,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共补贴6个月。

  就业是民生之本,连着千家万户的好日子。“十三五”时期,东胜区不断创新载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通过一系列实招硬招,稳住了经济大盘,也让千家万户端稳了“饭碗”。五年来,东胜区累计实现新增就业33728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341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0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预期目标3.5%以内。

  近年来,东胜区先后引进落地亿融动批商贸城、星河购物、大润发等商贸标杆项目。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增动物园、万家惠、现代羊绒产业园3处国家4A级景区,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全面推进《十万大学生鄂尔多斯创业圆梦行动计划》。先后打造大学生创业平台9处,“双创”平台3处,先后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2处,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处,市级众创空间3处,共吸纳创业大学生3000多人,带动就业12000余人,创业企业年营业额累计超3亿元。

  同时,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以现场招聘会为主要载体,将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培训提升等就业服务打包呈现。“十三五”期间,东胜区先后组织各类专场招聘会111场,提供就业岗位累计60408个。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差异,文化水平高低,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023人,组织开展创业培训2265人,实现成功创业913人,带动就业岗位3805个。面向各镇和街道办事处开发公益性岗位348个,认定零就业家庭25户,全部实现动态清零。积极引导通过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累计为509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计5773万元。

  “家家住上安居房,我们看病能报销,老人月月有养老金,孩子在村里就能上幼儿园,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一天比一天好。”86岁的杨二明是铜川镇添尔漫梁村的村民,他逢人就讲,要感恩党的好政策。

  教育、社保、医疗、住房,件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东胜区不断增加投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广覆盖,努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教育更加公平更有质量。近年来,东胜区开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五年来,东胜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各类教育内涵品质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和优质普惠发展深入推进,先后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7所,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8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02%,普惠性覆盖率达72.89%,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26%。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全面提高,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东胜成为了全市乃至全自治区的教育强区。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可选择”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特殊教育取得重要进展。

  多层次、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五年来,我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共36024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3261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8717人。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7.8万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7%和8.9%,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36.4%和7.6%。

  深入实施健康东胜行动。东胜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筛查重点管理人群,截至2020年底共为419514人建立起了居民健康档案;免费向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放智能检测设备5000余台,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进行体检服务;开展基层首诊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对签约患者进行实时跟踪管理服务。顺利通过全国基层蒙医药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初审和自治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验收,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3个,区医院传染病区及后备医院、疾控中心鼠疫实验室等公共卫生项目加快推进,鄂尔多斯蒙医院东胜部投入使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更多家庭圆了“安居梦”。近年来,东胜区平稳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累计交付使用各类保障性住房3142套,其中公租房(含廉租房)1502套,经济适用房390套,限价商品房1250套。同时,对农村牧区危房改造704户,更多群众实现住有安居、住有宜居。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恢复乌兰牧骑建制,建成文化馆分馆24处、图书馆分馆141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均建成国家县级一级馆,被评为自治区“十佳图书馆”和“十佳文化馆”,建成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5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5个,草原书屋25个、每年服务群众46万人次,形成了“区有两馆、镇(街道)有一站、村(社区)有一室”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设施覆盖率达到95%。获评“全国书香城市”。

  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尽力而为惠及百姓。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一项项暖心实事的办理,筑起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石,东胜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笑容更甜,日子更美。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