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东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东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浙江的温州与江苏的徐州缘分不浅,两座城市不仅都是各自省内的“C”牌,今年也都正处于冲刺万亿城市的关键之年。如今两座城市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成为千万人口城市。

  从温州与徐州亮晒的2023年度经济成绩单可以看出,两座城市距离万亿城市,都只剩下1000多亿元的距离。

  2023年,温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3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9%,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显示出经济增长的向上动力和底气;徐州也是实现了高增长,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8900.44亿元,较上年增长7.1%。

  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在龙年新春第一会上说,“当前的温州,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冲刺双万城市。”

  徐州此前也已经将冲万亿的时间表设定在2025年。在新春第一会上,徐州以一场全市新型工业化暨产业强市推进大会,正式吹响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员号角,而工业化,正是徐州的立身之本。

  会上,徐州也再次强调万亿城市的目标。大会提出,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强市,到2025年确保工业规模过万亿、制造业占比明显提升,阔步迈进GDP“万亿城市俱乐部”。

  目前,全国有27座万亿城市,而同时又是千万人口城市的,只有15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天津、郑州、西安、青岛、长沙、东莞。

  成为“双万”城市,不仅代表着城市能级的跃升,也能证明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可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月1日,温州市市长张文杰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是该市冲刺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双万”城市的重要一年。

  2月26日,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人口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23年末温州常住人口达976.1万人;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67.9万人。

  从2022年增加3.4万人,到2023年增加8.2万人,温州常住人口迎来了逆势增长。不仅如此,温州去年新增的常住人口,还反超了宁波0.3万人,与宁波常住人口总量的差距从6.1万扩大至6.4万。在千万人口城市竞争中,占据了领先身位。

  徐州早前也曾喊出过“千万人口”城市的目标,2010年至2020年,徐州常住人口由857.72万人增至908.38万人,十年增加50.66万人,增长5.91%。不过如今徐州人口已经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到2022年末常住人口仅为901.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首度转负。

  对于徐州而言,当下最重要的不是冲刺千万人口,而是稳住900万常住人口的“底线”,通过产业升级,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

  温州被赋予“提升浙江省第三极功能”的重任,徐州也被确定为江苏省域副中心城市。成为“双万”城市,不仅对两座城市而言是一次跃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单从GDP数据来看,目前徐州比温州更有率先冲线的可能。不过从近两年的GDP增量来看,温州的潜力更大。

  目前全国共有4座GDP总量在8500亿元以上的候补万亿城市。虽然目前温州暂居末席,跟排名第一的唐山差了整整400亿元,但温州过年一年的增量就比唐山多出417亿元,已经超过了两者的差值;温州和大连的差距也从2022年的350亿元,缩小到22亿元;而温州与徐州的差距也正在不断缩小,2022年两城GDP差距达到了428亿元,2023年末也缩小至169.8亿元。

  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温州在2024年就有可能反超其他三座城市,进而成为四城中第一个撞线万亿GDP线的城市。

  龙年新春第一会上,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细数温州冲刺“双万”城市的优势条件: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后发制人的空间优势、内外融通的温州人优势、资源集成的比较优势、千年文脉的独特优势。

  虽然温州距离千万人口目标还有23.9万人的“缺口”,不过今年的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打造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根据此前出台的《温州市人口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5年温州要引入高校毕业生60万人,这恰是带动温州迈向千万人口大关的关键。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