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工程造价信息资讯类第一门户!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广东工程造价信息网-一级造价师,二级造价师,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培训,注册-广东造价信息网

热门关键词: 

  上课有免费的咖啡喝?近日,“一个听起来很香的本科专业”登上热搜,作为全球首个咖啡本科专业,云南农业大学开设的“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引发热议。

  咖啡进入本科专业,这不仅让咖啡爱好者们眼睛一亮,更让大家对咖啡行业的未来和“咖啡学霸”的就业前景充满了好奇。那么,这杯“学术咖啡”究竟怎么煮?它又将如何影响咖啡产业的发展?

  今年三月,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云南农业大学新增“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热带作物学院官网显示,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属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专业课程不仅涵盖咖啡风味化学、咖啡工程原理等基础理论,还包括咖啡机械与设备、咖啡烘焙与品评学等实践课程,贯穿咖啡生产、质控、交易等全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难以置信,咖啡居然还有专门的专业?”对于这一专业,网友们纷纷表示好奇。实际上,在云南开设咖啡专业是天时地利的一项举措。云南一直以来是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区,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咖啡豆精品率22%,拥有咖啡从业企业600余家。作为云南农业的支柱产业,咖啡行业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接连不断,这为咖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咖啡专业到底学什么?有网友质疑,“培养咖啡从业者,只要开设技能培训班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开设本科专业?”“这个咖啡专业就是每天上课喝咖啡吗?”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教授陈治华指出,目前对于大多数咖啡从业者而言,仅限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咖啡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强调原理性、交叉性,培养的是高层次咖啡产业加工、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咖啡专业不只是喝咖啡那么简单,“一棵咖啡树怎么种植出来?怎么进行管理、粗加工……最后获得一杯高品质咖啡,这些都会贯穿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云南农业大学普洱热作学院副院长李学俊介绍。

  《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至313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4%。现制咖啡在整体咖啡市场的占比也显着提升,从2020年的18.5%增长至2023年的40.2%,且未来将继续增长。

  中国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按目前的规模,国内咖啡二产人才缺口不低于1万人,三产人才缺口不低于1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增长潜力,传统的咖啡制作技艺与经营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具备咖啡品鉴、烘焙技术、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

  此前不少学校开设过种植栽培专业,但学生少,所学课程也并非针对咖啡产业链,毕业后留在咖啡行业的人少之又少,单靠这些专业难以培养出符合咖啡市场需求的人才。驱动产业链发展需要庞大的核心技术人员,而高校教育的介入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路径。

  有咖啡从业者表示:“咖啡师和研发人员是我们门店最缺的,很多应聘者只是参加过做咖啡的培训,对于真正的咖啡产业并不了解,因此很难推动行业创新。”

  在此背景下,咖啡本科专业的设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为行业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还能推动咖啡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正如小龙虾专业、螺蛳粉专业、葡萄酒专业等特色专业的诞生一样,咖啡专业的设立也是产业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双重需求。

  随着咖啡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和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咖啡赛道的竞争势必愈发激烈。不少品牌纷纷扩张门店数量以抢占市场份额。据天眼查数据,我国现存咖啡相关企业22.12万家。库迪、瑞幸等品牌疯狂扩张。库迪招商手册显示,2022年12月其门店数为137家,2023年其门店则增加了超6800家,直冲7000家门店目标。但盲目扩张也导致行业发展失控,部分品牌因管理不善、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陷入困境,此前Manner咖啡就因咖啡师与顾客冲突事件而被推向风口浪尖。此外,价格战也在持续上演,9.9元的咖啡屡见不鲜。

  与此同时,机器人咖啡师也登上舞台。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合作伙伴开发的AI咖大师可独立完成取豆、磨豆、焖蒸、冲泡、清洗等一系列手冲咖啡的制作流程,4分钟可制作一杯手冲咖啡。

  从Manner事件到机器人咖啡,高速化发展似乎让咖啡从业人员从一个精致职业变成了流水线工种,这对于主打精致、品质的咖啡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我在喝咖啡时很享受咖啡师冲调的过程,感觉这个过程很治愈,有一些情绪价值在里面。”一位咖啡爱好者表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认为,喝咖啡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咖啡师的专业性,既能从产品本身获得满足感,也能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而由机器人制作的咖啡可能无法提供这样的情感满足。

  从无序扩张导致的品牌困境,到价格战引发的市场乱象,再到AI咖啡师加入带来的行业变革。目前来看,咖啡行业的确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危机,“将整个咖啡行业做精、做透、做细,才是中国咖啡行业未来保持持续发展的要素。”朱丹蓬认为。

  可以预见的是,咖啡本科专业的,能够促使咖啡行业步向专业化、学术化,未来这些专业人才将成为推动中国咖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赵虹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