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卷斗士曾庆洪!
上面这句话规整得就算交给新闻频道的主播念出来也不违和。事实上,这样的论坛要是放在5年前,除了业内,关注的人不会太多。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资本闯入造车局,并逐渐起势之后,此前诸如此类中规中矩的汽车产业会议也变得活跃起来,话题量陡增。
比如,在6月6日上午的开幕会议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一句有感而发: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应该有一个格局,坚持长期主义的战略,而不是眼前去“卷”。
趋利避害是人性。任何人的观点都代表了有利于自己的立场。而决定立场的,都是基于当前的处境和对未来的判断。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广汽集团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52.88万辆、销售汽车250.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92%。
其中,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549602辆,同比增长77.55%。自主品牌全年销售约89万辆,同比增长近40%;自主品牌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8%。
据6月7日广汽集团官方公告,今年5月,集团销量156518辆,同比下降25.33%,今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699529辆,同比下降24.51%。
而作为全村人希望的广汽埃安,前5个月的销量为142339辆,相比2023年1-5月份的累计销量166323辆,同比下滑14.42%。
要知道,这已经是广汽埃安推出的包括今年4月15日,AION Y Plus降价1万元;4月17日,AION S MAX全系官降10000元。以及4月19日,埃安宣布AION V Plus降价10000元等优惠政策后的市场结果。
广汽本田雅阁、广汽丰田汉兰达都曾经是加价销售的代表车型。试问,彼时,曾庆洪为什么不谈“卷”的问题?
就在6月6日上午的开幕会议上,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当即表达了完全不一样的观点:汽车行业“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6月7日,比亚迪王传福在当天的“企业家高端对话”环节,直接补刀:“卷”是竞争,是市场经济本质,所有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这种卷。
吉利李书福的观点则相对折中:如果市场环境成熟、法规完善且执行严格,竞争透明公平,那么这种内卷现象反而能促进行业进步。反之,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李斌说,汽车界“卷”很正常市场竞争必然的结果,同时也呼吁车企“不要忘了合作”,尤其是涉及到基础设施等领域。
即便我们不对任何一个观点投票,也必须承认,当前汽车行业的内卷,已经对行业内的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有些车企而言,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有些车企则完全相反。
诚如王传福所言:正是凭借着人才体系、高度一体化垂直整合体系的打造,在中央和国家战略牵引下,在中国消费者的大力支持下,比亚迪才得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所以,比亚迪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内卷中,胜在未雨绸缪,胜得光明磊落。然而,这也并不能说比亚迪没有遗憾。
而之所以评价为最好,是依据“价格+底盘性能+动力配置”三个产品核心点达到的最佳融合度来进行的评判。
遗憾的是,腾势N7和海豹都卖得不好。对此,比亚迪就像一名演员,自认为自己演得最好的电影,期待满满等来了公映,票房却很惨淡。任谁,都会带着些许失落。
所以,包括比亚迪在内,其实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在内卷中是绝对的受益者,但是,特别针对自主主机厂而言,同样没有任何一家主流车企没有从中获利。
试问,没有这场由新能源汽车引发的内卷,广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占比可以高达58%?埃安-昊铂SSR的起售价可以从128万元起?
所以,卷与不卷,谁说了都不算,市场才是最好的平衡大师。而车企面对内卷最好的态度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谁都不要叫好,谁也不要叫苦。
素有微博之王、话题领袖、流量明星之称的理想汽车CEO李想一反常态,表现的足够冷静和理智。对于内卷,李想在发言中只字未提,全程只谈智能驾驶技术。
同样,阅历也会让曾庆洪最终找到自己最佳的扮演角色。这一次,他不是我们口诛笔伐的大反派,他只是真实的演了一回他自己。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